余熱發電環冷機發電原理:
余熱發電環冷機原理與大中型的火力發電不同,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是通過回收鋼鐵、水泥、石化等企業幾乎每天都在持續不斷的向大氣環境中排放的溫度低于300~400℃的中低溫的廢蒸汽、煙氣所含的低品位的熱量來發電,它將企業在生產環節產生的低品位的或廢棄的熱能轉化為高級能源——電能,因此它是一項變廢為寶的有效節能技術。這一技術的核心是在有效換熱器和低溫非標汽輪機方面的重大突破和進展,這些專利技術(共7項專利)可以成功地直接將低品位的余熱轉換成電能,不僅建廠投資成本低,而且經濟效益顯著,為大型企業余熱回收利用、節能降耗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這項節能技術能夠充分利用鋼鐵企業生產環節(如:煉鐵、煉鋼、燒結、軋鋼和沖渣)產生的大量低值或廢棄的熱能進行發電,給每個鋼鐵企業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粗略估計一個年產鋼鐵500萬噸的企業全部可利用發電的余熱,全年約可發電2億度電,可為企業增收8000萬元。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是一項社會積極鼓勵、大力推廣的節能技術電廠余熱鍋爐主要是利用燃氣輪機煙氣余熱來加熱水,成為高壓高溫的水蒸汽進入汽輪機做功,是一種聯合發電機組。別的工業上也有很多,原理都是一樣的,一句話利用余熱,提高能源利用率。
燒結余熱發電是指燒結工藝生產過程中,燒結機尾落礦風箱及燒結冷卻機密閉段產生大量的高溫廢氣,由余熱回收設備收集后,用引風機引入鍋爐并加熱鍋爐內的水產生飽和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從能源利用和經濟學角度看,采用燒結余熱發電,符合能級匹配的原則。目前國內燒結余熱發電技術比較成熟的有4種形式,分為單壓、雙壓、復合閃蒸和補燃余熱發電技術。在相同的條件下,雙壓余熱發電技術實現了煙氣熱能的梯級利用,其發電能力是高的。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先應用燒結余熱發電的,2004年把從日本引進的燒結機余熱發電裝機進行了大量技術革新,2005年9月正式投產使用,填補了我國利用燒結余熱發電的空白。此后,許多大型鋼鐵公司也相繼開始利用燒結余熱技術發電。運行過程中,針對燒結余熱發電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燒結余熱發電系統與高溫空氣燃燒技術相結合的發電系統。它是在原有燒結余熱發電技術的基礎上,將回收煙氣余熱、有效燃燒和降低有害氣體排放等技術有機結合。利用蓄熱式燃燒器在蒸汽過熱爐中燃燒來提高汽輪機進口蒸汽的壓力和溫度,通過補燃少量煤氣來提高蒸汽品質,從而提高發電效率和減少對設備的損耗。這樣即使在冬春季節也能使余熱發電系統正常運行,在滿足自用的基礎上可并入企業電網。